盡管餐廳的良好口碑是經過長期的經營積累所得,但是餐飲企業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不妨“未雨綢繆”,為口碑營銷做足準備工作。那么,餐廳在口碑營銷的準備階段該做些什么呢?3招“拋磚引玉”,讓你為餐廳的口碑營銷奠定良好基礎。
招式一:培養忠實的意見領袖
在眾多的餐廳傳播對象中,存在著這樣一類人,他們時常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為他人提供信息,同時也是能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我們將這樣的人稱之為“意見領袖”。任何行業的發展和傳播都離不開意見領袖的影響,企業能在意見領袖的影響下帶動品牌的發展。
意見領袖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媒介作用,換言之,企業需要口口相傳,需要為打造良好口碑奠定基礎,完全可以通過這樣一群人的“領袖”地位,“拉攏”更多消費者的關注,達到廣泛傳播的目的。
伏牛堂建立的霸蠻社社群為其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價值,正因為社群的存在,讓伏牛堂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到龐大的目標消費人群,形成自己的忠實粉絲圈。
據創始人張天一介紹,霸蠻社的運營之所以能達到今日的成績,有賴于社群緊鎖的最初100位鐵桿粉絲。而這100位“死忠粉”大多是在伏牛堂創立初期,通過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進行精準篩選的,幾乎都是行業內的意見領袖,例如美食達人、社群達人等,借助這些人做初始的口碑營銷,能夠吸引到更多的粉絲加入社群。
如今,霸蠻社已經建立了大大小小不下2千個微信群,考慮到企業員工未必擁有足夠的精力去進行群管理,于是,伏牛堂直接在這些群成員中選擇了活躍度較高,人際圈較廣的成員擔任管理員。這位經過精心挑選的“管理員”,實際上便是該群成員中的“意見領袖”,借助“領袖”力量,實現企業與社群成員之間信息更高效的雙極傳播。
餐廳的意見領袖與普通消費者是有明顯區別的,他們往往交際范疇較廣,思想活躍,且具備較強的親和力與號召力。同時,為了保證意見領袖做出的“領導”行為,是對餐廳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餐廳還需要篩選出對品牌具有一定認同感的領袖人物。
因此,餐廳可以通過分析顧客的消費頻次、了解顧客的基本社會信息等來挑選出合適的意見領袖。另外,再通過營銷手段逐漸培養“領袖”的忠誠度,這樣便能借助意見領袖的力量,助力餐廳口碑營銷的開展。
招式二:重視每一位消費者
餐廳要想贏得好的口碑,一定要讓每一位顧客都能微笑而去。從餐廳的菜品、服務,到環境、價格等,都能成為消費者津津樂道的對象。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媒體,每一位消費者都是餐廳信息的傳播者。他們會因為你的熱情好客,而在私人聚會上對你大加贊揚;同樣也會因為你的疏忽傲慢,在朋友圈中嗤之以鼻……一傳十、十傳百,關于餐廳的言論會迅速傳開,而這些言論也決定著餐廳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因此,絕對不要輕視任何一位顧客的力量。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和菜品,許多餐廳都會向消費者征集意見反饋,希望通過此舉讓消費者感受到餐廳的重視程度。然而,多數餐廳卻將其視為“門面功夫”,對顧客所反饋的內容并不重視,原因也不外乎是認為反饋內容中存在某些顧客的惡意所為,或是某位店員親友的故意為之,所以有失公允。而日本知名的牛舌餐飲老品牌“根岸”的做法卻截然相反。
根岸和大多數餐飲企業的區別在于,他“傻傻”地相信了顧客所有的反饋,對于顧客回饋的意見都會進行認真的處理。不但會給被顧客表揚的員工發親切獎,并且會把好的案例進行全店共享。因為這一舉動,消費者感受到了根岸誠懇的經營態度,以及對消費服務體驗的無比重視,也因此讓消費者對根岸愈發青睞有加,最終促成了根岸的超高人氣。
好的服務是形成好口碑的重要因素,雖然很多企業認為這將會耗費相當高的成本,但是和那些令消費者反感至極的廣告相比,顯然對餐廳口碑的投入更為劃算。
因此,餐廳在經營過程中,不可忽視每一位顧客的感受,多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多尊重消費者的聲音……經過時間的沉淀,顧客自然能感受到餐廳的用心之處,也必然會成為品牌的忠實追隨者,最終為品牌帶來良好的口碑基礎與龐大的傳播效應。
招式三:創造機會為傳播找借口
是什么讓人們想起并記住你?憑什么讓人們自動推薦你?除了給消費者留下愉快的消費經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消費者中埋下口碑的種子,要讓人們主動去和別人交流并推薦你,這就需要企業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足夠分量的“借口”。
黃太吉在餐飲行業里所做的營銷堪稱經典,也正是因為這些營銷爆點,讓人們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記住了這個充滿個性的品牌。翻看黃太吉的營銷經歷,不難發現,黃太吉所做的每件事都自帶話題,有時也借話題。這些話題都讓黃太吉在社交圈中迅速為人熟知,很快在消費者之中混了個“臉熟”。
所謂的“話題”就是營銷的爆點,是能迅速博取顧客關注的聚焦點。餐廳在尚未形成口碑效應之前,需要的就是盡可能多的“曝光度”,因為只有先讓消費者知道你、記住你,才能有機會吸引更多顧客的消費及體驗,進而形成口碑。
換句話說,餐廳需要為樹立口碑而創造機會,為消費者的傳播提供一個充分的理由。而餐廳想讓消費者有“借口”為品牌做宣傳,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式來實現:
1制造博人眼球的事件
例如叫個鴨子為送餐員配谷歌眼鏡、雕爺花巨資購買食神配方、海底撈極致貼心的服務……這些事件看似“嘩眾取寵”,但這一類型的事件卻具備較高的吸引力與傳播性,能讓消費者自發為餐廳做宣傳,迅速提升知名度。
2送禮博好感
當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時,若能收獲意外的驚喜,將會大大提升顧客對餐廳的好感度。另外,餐廳也可以通過利誘的方式,憑借誘人的禮品來“迫使”消費者主動宣傳。而禮品既可以是某種力度的優惠,也可以是某款定制的菜品,甚至其他具象的禮物。但需注意的是,禮品“分量”應當選擇能讓消費者感到驚喜為宜,切忌“忽悠”。
3定期活動增強粘性
每年節假日或品牌特殊紀念日,餐廳都可以籌備相關的活動,讓消費者有“理由”前往餐廳消費,提升餐廳營業額,同時還能提高餐廳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度,
增強用戶粘性。通過定期舉辦活動,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對他們的關注與重視。
通過以上方式,餐廳成功地為顧客的消費體驗以及傳播找到了“借口”,接下來便是如何優化體驗,讓口碑營銷朝著有利于品牌的方向發展。
參某說
營銷不僅要關注消費者的行為,還要關注消費者的嘴巴。因此,在新的營銷時代,餐廳要讓消費者廣泛“發聲”。通過口口相傳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要知道,口碑傳頌遠比強制性廣告的效果來得更長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