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泉州市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泉州市加快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正式出臺。
裝備制造業是泉州市支柱產業之一,擁有規模以上企業700多家,產值超2200億元。《行動方案》提出,泉州市確定專用裝備制造業、通用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裝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智控裝備制造業為裝備制造產業六大重點發展領域。
《行動方案》明確,將實施產業梳理策劃行動、產業項目招引行動、產業提質增效行動、產業創新引領行動、產業生態培育行動等五大行動。到2025年,泉州市裝備制造產業產值要確保實現3200億元(年均增長約10.2%),力爭超過3500億元(年均增長約12.7%),打造成為國內重要的智能裝備產業基地。
產業梳理策劃行動 明確產業定位和方向
《行動方案》提出,泉州市將進一步梳理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路線,完善招商指引目錄。6月底前,各縣(市、區)摸清屬地裝備制造產業家底,明確產業定位和方向,開展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路線梳理。
在今年上半年,根據泉州市裝備制造行業強鏈、補鏈、增鏈環節,完善產業招商指引目錄。
產業項目招引行動 開展多元化招商
分解產業招商任務上,各縣(市、區)要制定區域產業招商行動方案,力爭2022年全市裝備制造產業領域實現新簽招商項目超200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簽約落地20億元以上項目15個(或10億元以上項目30個)。
泉州市將開展多元化招商,召開全市裝備制造產業招商活動,并組織到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先進地區考察學習,開展強鏈補鏈建鏈招商。
產業提質增效行動 建立產業項目庫
為協調推進項目建設,泉州市將遴選一批大、好項目,按照“五個一批”項目管理機制,建立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庫,推進項目加快建設。
泉州市將加大培育力度,力爭2022年全市裝備制造企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家以上;力爭裝備制造產業到2025年新增年產值20億元以上企業5家,10億元以上企業8家;今年裝備制造產業新增億元以上企業30家以上,5億元以上企業10家以上。
產業創新引領行動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
泉州市將繼續鼓勵研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對獲國家級、省級首臺(套)產品給予資金獎勵,力爭今年全市裝備制造企業新增省級及以上“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5個以上。
今年,泉州市將發布高端裝備產業領域技術需求征集。面向泉州轄區內裝備制造企業征集產業重大技術需求和難題,向全國甚至全球“揭榜掛帥”,提升裝備制造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在深化創新平臺研發合作上,進一步加大裝備領域大院大所引進力度,力爭2022年新引進1到2家創新平臺或研究院。
同時,進一步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推動今年實現裝備制造產業R&D值增長20%以上,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新增市級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技術創新載體5家以上。
產業生態培育行動 加快推動優質生產要素集聚園區
泉州市將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市、縣兩級成立各類產業引導基金,支持泉州裝備制造業發展。
以全市大力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為契機,泉州市各縣(市、區)將聚焦裝備制造產業,加快推動優質生產要素集聚園區,支持裝備制造企業進園區。推動標準化園區“科技賦能”工作,今年力爭在2個園區配套初創孵化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
同時,泉州市將加大藍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業職工開展技能培訓,對取得專項能力證書的,按500元/人給予補貼;取得技能等級證書的,根據等級按700元到3000元/人給予補貼;屬緊缺工種的根據規定相應上浮補貼標準,最高可按3900元/人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