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記者見到成都溫江區農人張紹發,他笑得很開心。“我的300畝菜地在公證信息平臺上‘曬’了一年,‘曬’出了質量,‘曬’出了信賴,‘曬’出了好生意!”
三份許諾書,用公證贏得信賴
上哪兒去買質優價廉的定心菜?信賴這是困惑許多城市居民的難題。一方面,花費者憂慮一般蔬菜化肥、農藥運用超支;另一方面,大多數花費者沒有才能長時刻光臨高報價的大超市“有機蔬菜”。而那些以種菜為生的菜農又因“信賴危機”常遇蔬菜賤價、滯銷之災。
張紹發種菜十多年了,從開端的賺錢到近幾年的不景氣,他開端反思:“那些大的蔬菜基地開展得好,即是由于他們在市場上的信賴度高,名聲響當當。”
張紹發開端另辟蹊徑,在互聯網上找出路:
2011年7月,他找到成都市中大公證處,簽下了第一份許諾書。他向花費者許諾,自個栽培的一般蔬菜,契合國家安全規范;9個種類有機蔬菜,通過北京專門認證組織認證。這之后,張紹發的蔬菜信息在成都市公證信息網上露臉,揭露承受花費者的監督點評。
2012年6月,張紹發對蔬菜來歷進行了調整,與公證處簽下了第二份許諾書。
本年9月,跟著蔬菜質量規范進步,張紹發積極響應,又簽下了第三份許諾書。第三份許諾書與國家規范接軌,愈加規范和謹慎。
3年簽下的3份許諾書,讓張紹發在網上贏得了“零批判”的好口碑。
勇于“露臉”,用舉動實現許諾
花費者好評的背面,是張紹發為實現許諾做出的實實在在的盡力。
“在公證網上許諾就要負法律責任,這是在給自個加壓。”張紹發說,從那時起,他就開端邁出食用農產品向“綠色、平價、定心”轉變的腳步。
間隔成溫邛高速公路溫江出口不遠處有一塊120畝連片的菜地,入口處“開心田園”幾個大字非常顯眼。這是張紹發在溫江開發的蔬菜基地。蘿卜、油菜、白菜、芹菜等11個種類的蔬菜,綠瑩瑩一大片,正在冬日的陽光下躍躍成長。
跟著張紹發在蔬菜地散步,發現地里分片裝置著一個個攝像頭。莫非還有人偷菜?問話一出口,張紹發笑了,他說這是為揭露檢測出產進程、許諾產品質量而裝置的。除栽培基地之外,在蔬菜分選中間、蔬菜檢測中間等也都裝置了攝像頭。一起,蔬菜栽培、田間管理、病蟲防治、蔬菜檢測等進程在網站上向花費者揭露。
勇于“露臉”,就得和質量較真。張紹發在規范技能規程、提高產品質量方面做得很用心。他聯合5人成立了溫江區富農蔬菜合作社。合作社一致技能、一致配送農資、一致質量檢測,苗期、成長時刻防蟲用藥的劑量和間隔時刻,都有具體規則。一位正在地里干活的大爺說:“咱們用的農家肥,那是合作社用家禽家畜糞便專門制造的,沒有摻一點假。”
張紹發說,栽培規范不只執行到了每一個成員的舉動上,還掛在網上供花費者監督。蔬菜用藥、化肥等是不是超支,花費者可送專業部分查看,送檢悉數費用,由合作社報銷。
記者在田間散步時,碰上了四川外國語學院的一位陳老師,她說:“宅院里的街坊都說這個開心田園的蔬菜讓人定心,我專門趕來了,剛和他們簽了租借30平方米菜地的協議,這下能夠定心吃蔬菜了。”
在溫江區質檢站,記者查閱了富農蔬菜合作社的農藥殘留月報表,本年以來開心田園10多個蔬菜的產品名稱、檢測時刻、儀器類型等一望而知,檢測成果合格率為100%。蔣海林、鄭社秀等幾名檢測員說,開心田園的用藥完全契合國家規范,過得硬。
網上“曬”菜翻開銷路
網上“曬”菜,使溫江區富農合作社贏得信賴,贏得商場。長期以來,農人主要靠自己力氣去闖商場,組織化程度低、小出產與大商場對立杰出,如今,農人的組織化程度和商場競爭力得到明顯提高,“賣菜難”疑問得以處理。
當前,富農合作社現已拓荒了8條蔬菜直銷配送道路,月訂單客戶達1000余戶,每次配套配送蔬菜8種,觸及有機韭黃、綠色鮮玉米、蒜黃等合計30多個種類,還有很多客戶正在排隊進入直銷部隊。
蔬菜“統供直配”減少了中間環節,平抑了蔬菜報價。坐落成都九眼橋鄰近的金藍半島小區內,將近60戶居民變成溫江區富農合作社的蔬菜直銷目標,他們遍及對這種購銷方法感到滿足。一位姓鐘的住戶說:“咱們三口之家,合作社每周配送兩次綠色定心蔬菜,一次3公斤,我只需付出7元左右,比商場零售價低2—3元,還省去了到商場買菜的時刻。”
每次配送蔬菜中,富農合作社都放置一張蔬菜質量監督卡,卡上載明市區兩級農產品質量監督電話和投訴電話。
不少成都市民反映,曾經他們都是從農貿商場選擇、采購蔬菜,看不見蔬菜的栽培、出產、辦理、檢測進程,并且采購的蔬菜經過了多個轉銷環節,報價偏高。富農合作社走“蔬菜直銷配送”的路子后,蔬菜均采納綠色、無公害的規范需求栽培,完成了蔬菜從田間到消費者家庭的全程監控,消費者以低于商場價30%—40%的報價吃上了綠色、平價定心蔬菜,然后構建了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
網上曬菜,讓張紹發在種菜致富的路上走得越來越有決心。如今,他現已走出溫江,在郫縣、崇州租地種菜,規劃擴展到了3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