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開工,產業鏈不斷完善
2月7日,德賽電池儲能電芯項目在望城經開區開工,正式拉開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新年建設序幕。
德賽電池系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已是全球鋰電池領域的領導廠商之一,主要服務蘋果、華為、榮耀等全球頂級消費電子廠商,是國內中小型移動電源領域的領軍企業。
德賽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其介紹,項目計劃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分三期布局儲能電芯項目總部及研發、制造中心,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20億元,帶動上下游電芯封裝業務加速聚集。
除了新項目開工建設,還有一批鏈上企業將在新年陸續建成投產。體量大、帶動效應明顯,是這些項目的顯著特點。
致力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的邦盛20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實現產值過100億元;同樣位于寧鄉高新區的中科石墨,是專業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類鋰電池負極材料為主攻方向,其年產5萬噸負極材料生產基地也將在今年上半年投產。
隨著新項目的投產,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更加完善。
去年底試產、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的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作為湖南第一個鋰鹽項目,填補了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原料端空白,推動長沙形成了鋰鹽一前驅體一正負極材料一電池的全產業鏈閉環。
“一期將于今年上半年全線投產,全部投產達效后年產值將達60億元;二期將于年內開建。”永杉鋰業董事長楊峰透露。
眾多新項目入陣,無疑將為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快馬加鞭提供充足動能。
沖刺千億目標,打造產業集聚區
作為長沙市重點打造的新興產業之一,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備受行業關注,其聚集效應也日益明顯。
經過多年發展,長沙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谷、一基地、多點支撐“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格局——即以寧鄉高新區為核心,打造中國(長沙)鋰電谷,湖南省大學科技產業園先進儲能材料眾創、孵化基地以及長沙高新區、長沙經開區、寧鄉經開區、望城經開區等在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重點領域布局的多點支撐。
材料上,已形成“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電芯、電池包封裝與制造—儲能電池終端應用—回收再利用”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是國內產業鏈條最完備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聚區之一。
2021年,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引進項目21個,合計引資278.4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5個。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一期10GWh和雅城二期3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項目實現全部投產;中偉新能源三期項目等6個項目實現部分投產。這些項目包括動力電池以及動力電池重要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解液等。
根據長沙市去年發布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到2024年底,全市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家,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逐步形成具有國內影響力、國際知名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聚區。
湖南中偉新能源去年成為產業鏈上首家產值過100億元企業;邦盛儲能材料建成達產后產值將超100億元;德賽電池儲能電芯達產后年產值預計120億元……
“未來我們將立足新能源汽車動力市場,力爭到2025年產值超過100億元。”中科電氣新能源材料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斌亦表示。
隨著眾多“種子選手”不斷發展壯大,一個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正在中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