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制定《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實施方案》,圍繞嚴格落實學校法治工作責任、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構建法治工作規章制度體系、健全師生權益保護救濟機制、加強法律風險防控、開展以憲法教育為核心的法治教育、建立法治工作考核機制和工作報告制度等8個方面,細化26條具體任務,明確責任單位和工作目標。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法學學科教學體系,系統謀劃集中師資和科研優勢,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闡釋和課程建設的思路和步驟,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等課程教學全過程,并作為法學專業必修課,推動學習貫徹工作不斷走向深入。
堅持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發揮學科優勢,加強融合貫通。整合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等相關學科專家師資力量,組建專業教研團隊,以正高級職稱學者和青年學者為骨干,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課程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統領,以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系、條件保障為基本板塊,以“十一個堅持”為主要授課內容,通過專題形式講授,幫助學生及時、準確地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內容。組織召開課程建設推進會和集體備課會,圍繞課程內容開展集中研討,著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堅持以研究闡釋為抓手,做到以學促教,推進以研促教。設立專項科研課題8項,不斷強化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設立教改項目,實施“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建設推進方案重點項目,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提升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研究與實踐”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重點研究解決引領新時代大學生在“拔節孕穗期”的法治思維導向問題,強化對新時代青年的價值引領。
堅持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強化知識融通,提升實踐能力。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21門專業核心課程和76門專業選修課程、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45門次校外專家法律實務課程和法學公選課程,進一步強化課程育人體系建設。依托刑偵實驗室、法律大數據實驗室、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實驗室等開展實驗教學,與司法機關合作開展“真實庭審進校園”,推薦學生擔任“實習法官助理”,通過同司法和行政機關合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實踐育人全過程,著力培養學生的跨領域知識融通能力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