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安防建設。一是加強人防力量。全縣中小學配備專職保安56人,兼職保安176人,學校食堂從業人員141名,均持證上崗,中心校以上學校均設有心語室和衛生室,配備專兼職心理輔導員102名、衛生保健員110名。二是強化物防配置。全縣中小學配備滅火器3500余個,撥付專項資金為各校補充配備鋼叉、警棍、金屬探測儀等安防器械共1573件。三是提高技防水平。2019年,投資100余萬元為全縣所有中小學及幼兒園安裝了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實現了與公安系統聯網。投入80余萬元補充和升級校園安防視頻系統,全縣各中小學安裝攝像頭共計2855個,基本實現校園監控無死角、全覆蓋。
夯實安全責任。一是夯實縣局監管責任。成立以教育局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綜治辦及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分工明確,責任界定清晰,按照
“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總體要求,相互配合、統籌規劃、安排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安全工作的整體實施和推進。二是夯實學校主體責任。各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園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對標《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進一步明確學校的主體責任,校長的第一責任,主管領導的直接責任和全體教職員工的“一崗雙責”責任。層層簽訂年度安全崗位責任書,實行責任追究,責任倒查,形成了“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管”的校園安全網絡。三是夯實家庭監護責任。印制《家校安全協議書》,每學年開學初發放到每一位學生及家長手中,《協議書》系統介紹了各類突發事件的基本處置手段和程序,明確教師、學生、家長的安全監管職責和應盡義務,進一步強化了家校合作機制,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體系。
強化安全教育。一是課程教育。按照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有計劃的開展學生公共安全教育,保證法制、消防、食品、交通、傳染病、防溺水、用火用電、毒品預防、欺凌防范等安全教育每學年總計不少于14課時,確保在校學生受教育率達100%。二是常態教育。認真落實校園安全教育“13530”制度,堅持每節課、每天、每周和放假前的常態化安全教育提醒。在“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班團隊會、集會教育、微信公眾平臺等途徑對師生及家長進行針對性安全教育。三是技能教育。指導各校按照“一月一主題、一月一演練”的安全技能培訓總要求,組織師生積極開展防暴、防火、防震、防拐騙、防踩踏、防溺水等主題應急演練活動,通過演練進
一步提高了師生自救、自護和疏散逃生能力。近期,教育系統聯合公安系統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的校園防暴演練收效良好。
研判化解風險。一是縣域研判。安全主管部門根據督查情況,每月對全縣校園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研判,針對問題苗頭下發風險預警提示,并提出具體防范化解要求。同時,將校園安全及風險評估列入教育局重點工作交賬任務,每月分層督導推進。二是區域研判。教育局各包片領導及股長按照統一要求,定時深入各包抓片區和鄉鎮進行督導檢查,根據問題每月對所包抓區域校園安全進行研判評估,跟進指導,督導落實。三是校級研判。各校園每月對本校設施設備、重點人員、門前環境、網絡輿情等涉及學校及師生的安全風險進行集體研判,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重大風險隱患根據要求逐層上報。
突出工作重點。一是強化隱患排查整改。本著“隱患即是事故”的理念,將安全事故預防處置關口前移,制定并下發了《校園重點部位安全風險排查指南》,指導學校科學全面排查隱患,統一了校園安全排查臺賬,規定了排查的部位、時限、方式、內容等,建立健全了隱患排查、整改責任追究制,實行誰排查,誰簽字,誰整改,誰負責制度。二是狠抓溺水防范教育。夏季高溫天氣來臨,在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各校園深入開展了防溺水主題教育,通過教育讓學生明白私自下水的極端危險性,掌握預防溺水相關知識和遇險逃生技能;下發預警提示和《防溺水給全縣廣大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家長切實承擔起學生離校后的看護責任,使預防溺水意識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聯合當地政府和相關
部門在轄區水域懸掛標語、橫幅,提醒廣大學生不私自下水;聯合縣移動公司,在考試后和暑期中分3次發送短信提醒,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遠離危險水域,負起監護職責。三是嚴格防范校園欺凌。成立縣、鄉、校各層次防范校園欺凌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學生首見首聞報告制》《教職工第一時間負責制》和《全縣教育系統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方案(試行)》《關于集中開展預防校園欺凌專項治理活動的通知》等制度性、指導性文件。建立應急處置預案,明確人員職責,設立校園欺凌投訴箱,公開舉報電話和郵箱。通過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簽字承諾等形式開展專項教育,在班級中設立“安全員”,開展管制刀具收繳和矛盾隱患排查化解工作,設立班級和學校層面的矛盾調解機制,建立重點人群檔案,定時輔導談心。通過不懈努力,一年來,全縣無惡性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學生矛盾沖突事件大幅下降。四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印發《三原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三原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一體化課程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等文件,從2021年起,每年至少列支100到200萬元,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項經費,用于心理輔導室建設、師資培訓、宣傳教育等。五是高度關注建黨100周年大慶和十四運期間安全防范工作。為切實做好迎接建黨100周年大慶和十四運期間系統安全防范工作,確保關鍵時期全系統平安穩定,依據省、市、縣相關會議要求,教育局專題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教育系統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負責同志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排查風險隱患,整改存在問題,防范重點人群,做
好全面管控,從講政治、講大局的角度切實履職擔責,確保黨的百年大慶和十四運期間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同時,依據校園安全常規要求,積極抓好食品、消防、交通、危化品管理及門禁值班等各項校園安全工作。
開展綜合治理。近年來,在公安、衛健、市場、水利、消防、司法、住建、交通、文化等校園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及各鎮辦的大力配合和辛勤努力下,全縣校園周邊安全隱患得到進一步治理,校園內外綜合安全防范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校園門前安全治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社會反響良好。一學年來,教育系統聯合市場、市容、公安等部門對城區學校周邊流動攤點進行了2次集中治理,清理流動占道違規小攤點100余家;聯合公安、市容、市場、文化、消防等部門督查和規范了學校門前商戶經營行為,對學校門前違規存放的電動車進行了集中清理;聯合公安、司法、消防、禁毒等部門深入校園普及安全知識21場次;同公安部門聯合成立了“護學崗”,重點時段,重點路段“三見警”得到落實;聯合鎮辦及當地村組,為學校開辟了門前緩沖區域,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校園安全大格局逐步形成。
嚴肅督查問效。針對校園疫情防控、欺凌防范、食品安全、手機管理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重大、敏感安全問題,采用“四不兩直”、“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學校督查,發現問題現場督辦,下發問題督辦單,并跟蹤問效。一年來,下發各類安全問題督辦單50余份,整改安全問題130余條,確保了全系統平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