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滿載3004噸氯乙烯的“GASHARMONY”貨輪緩緩駛入東營港泊位,身穿防護服等候在一旁的濟南海關所屬東營海關關員立即登輪開展衛生檢疫和查驗工作,不到1個小時就完成了所有的船貨手續。
氯乙烯屬于易燃、易爆、易壓縮的氣體化工品,是生產聚氯乙烯塑料的重要原料,鞋套、手套等疫情防護用品的生產制作都離不開聚氯乙烯。
“疫情發生后,我們收到了很多防疫手套廠家聚氯乙烯產品的訂單,氯乙烯作為我們加工生產的重要原料,能不能及時通關直接關系著后續訂單能否及時交貨,東營海關在收到查驗指令后第一時間派人查驗,當天到當天放行,當天就能卸貨,一刻也不耽誤,保障了我們生產原料的及時供給。”山東朗暉石油化學公司關務喬時龍表示。
為保障疫情期間貨物正常通關,東營海關成立疫情防控突擊隊駐港作業,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保障快速通關,堅持“人船貨”一體化監管要求,提前了解船舶行駛軌跡、船員健康狀況、液體化學品運輸情況和防護要求等信息,為現場查驗做好充足準備,按照“一次登臨、一次辦結”的要求,在實施船舶衛生檢疫后迅速開展查驗作業,核對商品品名、規格、安全數據單、重量、品質信息,確保“即到即查、即卸即放”。據統計,今年以來,東營海關共監管進口氯乙烯9013噸、貨值898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