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殺工作很到位,測量體溫成“標配”
一藥店的店員為顧客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市民進入九州農貿市場要登記信息。
市民在藥店外排隊相隔1米以上。
外賣小哥進入德克士裕隆店。
萍子美發店外張貼的溫馨提示。
一顧客佩戴口罩走出一家小型超市。
□鶴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張志嵩 文/圖
2月22日起,淇濱區部分門店、市場經過考核、驗收后開門營業。時間過去已近一周,開業的門店、市場運行如何呢?2月27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藥店 “無接觸”經營
當天上午,記者發現開門營業的近10家藥店門口兒都被咨詢臺堵上了,買藥的市民不必進入店內,只需告訴店員買什么藥,店員會幫忙找到藥,市民通過二維碼付款即可。
“每位顧客都要測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顧客離開時我們會對顧客手部進行消毒。孕婦除外。”利民大藥房負責人介紹,除了對店內進行定時消殺外,買藥的市民多了,他們還會提醒大家排隊。
記者在多個藥店外發現,買藥的市民都佩戴了口罩,并自覺排隊,人與人的間隔都在1米以上。
■餐飲 以外賣為主
餐飲行業,一些快餐店和蛋糕店已開門營業,德克士裕隆店和肯德基沃爾瑪店就在其列。“我們接的主要是外賣訂單,到店的顧客通過微信下單后在店外等候,必須佩戴口罩,餐備齊后取走即可。”德克士裕隆店一工作人員說。
記者采訪中發現,黃山路一家鹵味店也在營業,且有不少外賣訂單。“春節前外賣訂單少,現在反過來了,外賣一天有幾十個訂單,到店顧客很少。”一店員說。
在裕隆·愛之城貝薩特蛋糕店內,一對兒母女挑選完蛋糕后馬上離開了。一店員說:“我們要求每次最多兩位顧客進店,顧客進店前需要測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
■理發店 顧客之間保持距離
當天,淇濱區開門營業的理發店有兩家。在新世紀廣場步行街東區萍子美發店外,貼著“不符合體溫標準不提供服務”的溫馨提示,顧客進店需要登記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等。
“我們會讓顧客隔著座位坐,店內會定時進行消殺。”萍子美發店負責人趙勝利說,他們在店外設有座位,需要等待的顧客可在店外就座。
■九州農貿市場
每天三打掃兩消殺
目前,九州農貿市場和淇濱農貿市場已開門營業。記者在九州農貿市場看到,市場只留有一個進出口,工作人員會對每個進入的市民測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進行手部消毒。
“市場內我們一天消殺兩遍、早中晚各打掃一次,每個商戶都要根據規定每天測量體溫并記錄,還要負責自己攤位的消殺工作。”市場負責人趙興武說。
市場內,開始營業的都是果蔬、糧油鋪位,其他攤位暫未營業。正在市場內檢查的市市場監管局淇濱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和城管等部門聯合對市場進行監管,每天還會對沿街門面進行監控,發現問題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