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疫情之下,除了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成為稀缺品之外,其他如平日里貨柜上幾乎爆滿的方便面、乳制品也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奢侈品”;武漢等地區新鮮蔬菜也一直處于緊缺狀態,對此,食品飲料企業也紛紛出手,為打贏這場戰爭提供支持。
此文從食品飲料行業的角度切入,探尋正在傳播正向價值、傳遞社會溫情,一同“向上、向善、向好”的好企業。
上下游企業開啟自救模式 供需將趨于平衡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原材料、生產還是銷售,歸根結底,其實是供需關系的問題。尤其是食品行業供需關系的平衡直接決定了生產成本、產品價格、現金流等眾多因素,也是決定中小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那么,目前食品行業企業的供需情況如何呢?
短期來看,消費端正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速凍食品、方便面、休閑食品等方便食品等迎來了大爆發,另一方面,在疫情的壓制下,中高端白酒、植物蛋白飲料、部分肉制品、禮品裝休閑食品、禮品裝飲料等的市場需求在春節期間銷量因此受挫。其中,如禮盒裝的乳制品、飲料、休閑食品等,除了銷量下滑,另外還受保質期因素影響,節后處理庫存的難度較高,成本也更大。從中長期來看,由于食品飲料部分子行業相對屬于剛需,消費需求終將趨于穩定。
與往年相比,盡管疫情沖擊,使得大部分食品飲料企業受到較大影響,但壓力主要集中在下游的經銷商和終端商層面,尤其是部分小型企業對上流供應鏈依賴性較大,現在已經是零庫存狀態。因此,處于上游的生產企業通過資金補貼政策、協助經銷商運輸等多種方式開啟了自救模式,與合作伙伴共擔壓力,共同抗“疫”。
例如,飛鶴乳業建立各地封城檔案并針對封城地區做出調貨方案,最大程度保障市場無缺貨、門店無缺貨、寶寶口糧不間斷,確保疫情期間產品正常供應,顧客需求不受影響。同時,其向合作伙伴發出倡議,呼吁合作伙伴全力配合防控,確保店內奶粉供應充足,為不方便外出采購奶粉的家庭提供送貨上門等保障服務等;君樂寶奶粉為保障市場貨量充足,緊急調配物流車輛并號召員工返崗裝運,在10天之內完成200余輛運輸車的配送發貨,為全國20多個省份近200個區域完成配貨;河南友利友食品有限公司發布通知,春節期間進貨的“棗有心益”系列禮盒的全國商客,將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后,企業將對該系列禮盒全部原價收回收。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面對疫情,食品飲料企業也必須做好內部的風險防控。如飛鶴乳業成立專項小組加強員工防護和基地工廠防疫工作,保障新鮮產品安全有序生產,并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構建雙重預防體系。農夫山泉在集團和各工廠園區入口設置了體溫檢測儀;電梯配備了一次性紙巾和免洗消毒液;衛生間全天候嚴格消毒,持續通風;茶水間公共設施全面嚴格例行消毒等。
捐款捐物凸顯責任擔當 積極復工復產保障供應
疫情沖擊之下,食品飲料企業在與下游經銷商企業共同承擔經營壓力的同時,還積極加速復工復產,保證供應,同時還不斷進行捐款捐物。
面對前線物資的匱乏,飛鶴乳業設立了1億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專項基金,全力支援武漢及周邊地區、黑龍江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線抗擊及防治工作。目前,該基金已撥付3000萬元支持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撥付500萬元為抗擊疫情一線醫院醫務人員提供人道救助金,撥付2450萬元采購70輛專門轉運新冠肺炎患者的負壓救護車,資助1713.1萬元采購醫用護目鏡、面罩、防護服等一線急需醫療防控物資。
君樂寶通過各種渠道向抗疫一線捐贈款物3000余萬元,并積極協調全球資源,從海外購得醫用口罩10.1萬只,已于2日到達湖北黃岡、天門地區,發放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處于湖北本地的良品鋪子、嘉必優等企業相對來說受到更大沖擊,但仍不忘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其中,嘉必優捐款300萬元用于抗擊疫情。良品鋪子先后向金銀潭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火神山等36家醫院、建設工地,捐贈配送乳酪吐司,蛋黃酥、芝士蛋糕等食品和飲品物資22798箱,為戰斗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建設者們傳遞著信心和希望。
為了保障后續的供應,各食品飲料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各企業的辦公人員目前已經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上班辦公,工廠也陸續開工復產。其中,君樂寶自1月26日開始緊急召集員工返崗,同時協調加大生產、加強物流發貨,目前君樂寶各奶粉工廠均滿負荷生產,保證嬰幼兒奶粉正常供應。截止2月11日,君樂寶奶粉年后已經發貨40萬箱,日訂貨量比平時高出30%,君樂寶酸奶日銷售量也已經恢復到日常水平的80%以上;雀巢于2月10日起大部分場所已經開始陸續有序復工;康師傅天津頂益工廠已于1月28日復工,目前各地的方便面工廠已陸續復工;春節期間,貝因美位于安達的工廠生產未停,其它4個工廠已向當地政府提交復工申請,正在等待政府批準等。隨著企業紛紛復工復產,疫情對食品飲料整個產業鏈的影響將逐步降低。
疫情無情人有情,企業擔當見真情。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全社會共同行動,各企業積極擔當,是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條件。盡管短期內,該行業部分企業或因進入淡季,庫存壓力上升而受到沖擊,但是企業一定要站在戰略高度上,更多去考慮疫情過后自身的發展問題。參與抗擊疫情對于體現社會責任,提升社會價值、品牌價值、消費者的認知度都有較好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