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在常寧市種植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就有種茶制茶的記載,“塔山山嵐茶”是宋代貢名,曾名揚四海。該市常年茶葉總產200噸以上,苦丁茶10噸,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但也面臨著生產面積不大、產量不穩、加工質量不優、所占市場份額不高、營銷品牌不響等諸多問題不足。
今年來,市委、市政府將茶葉作為繼油茶、烤煙后的第三大特色主導產業來抓,印發了《關于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市茶園總面積達3萬畝以上,茶葉總產量突破3000噸,年產值過億元的奮斗目標。從組織領導、政策扶持、激勵機制等方面著手,抓好基地建設,技術改造,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等工作,做大做強茶葉產業。一是成立領導班子。成立以市政協主席任組長,分管副市長、政協副主席任副組長的市茶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管理全市茶葉產業發展工作。市政府組建茶葉生產管理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工作。扶持茶葉種植戶和生產商組建茶葉生產合作社,成立市茶葉協會,加大對茶葉的行業管理。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從2013年起按每年不低于300萬元的標準安排茶葉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和茶葉產業發展工作經費,以后根據發展需要予以適當增加。三是出臺獎勵扶持政策。對100畝以上的新建茶園通過驗收達到有機茶園標準的,按每畝1000元的標準補助其土地整理、肥料、良種苗木、撫育等費用。老茶園換種改植且良種茶樹栽培面積比例達到茶園面積70%以上的,按新建茶園扶持標準再增加100元/畝的補貼。對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發展社員在30人以上和帶動農戶30戶以上、有機茶園達到1000畝以上的茶葉專業合作社,一次性獎勵3000元;凡成功申評為省級、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萬元、5萬元。對茶葉生產銷售企業取得QS(食品生產許可)、ISO(質量標準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體系認證)認證,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被認定為衡陽市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茶葉企業,一次性獎勵1萬元、3萬元。對在權威機構組織的茶葉評比中獲得省級金獎的,獎勵業主1萬元,獲得國家級金、銀獎的,分別獎勵3萬元、1萬元;對取得有機食品認證的業主,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塔山有機茶年銷售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專賣店,一次性獎勵1萬元。對塔山有機茶年營業額突破100萬元的網店,一次性獎勵1萬元。銷售收入的認定以當地稅務部門的記錄為準。四是加強質量標準體系建設。以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茶葉為目標,盡快建立和完善塔山山嵐茶的標準體系、檢測體系和產品質量監管體系,確立科學的技術指標和生產工藝,對茶園建設及管理、茶葉采摘、加工各個環節推行全方位跟蹤監管,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使用,確保茶葉制成品的農殘含留量及有毒、有害物質限量達到標準要求。
目前,塔山、洋泉、天堂山、彌泉等4個宜茶鄉鎮新發展茶葉種植面積2000畝。引進平陽、福塔等大型茶葉生產加工企業4家,加工作坊3家落戶,其中常寧市塔山農貿有限責任公司和衡陽市塔山茶業有限公司是衡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銅鐘嶺”牌塔山山嵐茶通過瑞士IMO和美國LOP有機茶基地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