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街道,凄清的城市,朋友圈里彌漫的焦慮和悲傷……這個庚子年,我度過了生活在武漢以來最沒有年味,卻又最充滿人情味的春節。提筆想寫點東西的時候,已是凌晨1點半,打了一天的電話,忙完溝通群里的各種工作,說好今天陪孩子講講繪本故事,但此時的她已入睡。
剛才刷手機,看到武漢旭輝物資支援小組的群里,同事李莉發來了一張圖片。她說,這是集團第一批物資抵達武漢時,7歲的女兒繪就的一幅畫作。
旭輝武漢同事7歲女兒的日記和畫作
看到的那一刻我不禁熱淚盈眶。或許,世間有太多不可控力,生命有太多不能承受之輕,但我們依然堅信愛的能量,一如種子一樣,向上生長、蔚然成蔭。
2020年初的這場災難,讓城市的腳步暫停,但與之博弈的工作,卻需要加速行進。
疫情就是任務,時間就是生命。從爆發至今的十幾天里,每天從睜眼到半夜,四面八方涌來的信息,千頭萬緒的工作,讓人應接不暇。作為牽頭人,人員分工、物資甄別、采購流程、醫院對接、志愿者對接、運輸方式、確認方……各項工作都需要逐一落實、實時推進,才能追得上不斷更迭的疫情變化和物資需求。
旭輝集團捐贈醫療物資運輸車輛
從事人事行政工作多年,我一直以為自己大部分情況都能應對,但真正站在病毒這個猙獰的敵人面前,卻發現還是會慌張。“急難有情,情有馀兮”,盡管不容懈怠的連軸轉,讓身體諸多疲憊,但內心卻始終潮涌而澎湃。
在培訓的時候常說,旭輝的企業文化價值觀是:“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此時此刻,我有了更深的體會。公司各地的支援、社會各界的善意,讓我感受到蕭索冬天里,源源不斷愛的熱能。
當有人和你站在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充滿勇氣!而我身邊,就是這么一群可愛的、無畏的家伙。
旭輝武漢同事與志愿者交接運輸物資
01文漢清的一次性雨衣
旭輝武漢的總經理助理文漢清是我們中的“逆行勇士”。文總的愛人是武漢一線醫院的醫療工作者,已經返回京山老家的他們,在22號武漢疫情突然加重的第一時間,就一起從老家返漢。夫人在醫院奮戰一線,他則在后方主動請纓,擔任“旭輝武漢物資援助小組”的“組長”,協調各類資源,為我們搭建起與醫療界的橋梁。
哪怕是醫護人員的家屬,哪怕自己要常常運送物資到醫院,但文總自己的防護措施卻非常匱乏。配送物資的時候,他總是套著一個一次性雨衣。我們勸他采取一些更完善的防護措施,他卻說:“沒關系,效果都是一樣的。省下最重要的物資,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嘛”。
文總開玩笑說,他覺得這個雨衣挺好,夠炫
02徐競競的謊言
白沙片區項目副總徐競競,是我們馳援行動第一押車人。這段時間,他一直馬不停蹄地全城奔波,常常把鬧鐘定到凌晨5點,只為保證第一時間接棒物資,按時把醫療物資送到醫院。
去接第一批物資的時候,他沒有跟愛人直說,而是謊稱去公司處理工作,也囑咐我們替他保密。到后來我們才知道,他這么小心,是因為家族中有一位長輩在2月2日確診了新型冠狀病毒,3號便遺憾過世。“老人家95歲了,經歷過抗戰,都沒被戰爭打趴下,卻倒在病毒前了。所以我之前不敢跟愛人說,就是怕她和孩子擔心。”
面對病毒,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但徐競競說,這是一次戰爭,一場不能松懈的戰爭,雖然有些害怕,但不能退卻。
清晨,高速口準備迎接第一批來漢物資的徐競競
03王偉師傅的膏藥
運送醫療物資,志愿者通常都是在醫院門口進行交接。而我們的司機王偉師傅,卻堅持甘冒風險將車開進醫院內部去,和小分隊成員一起不辭勞累地親自卸貨,一天幾百箱下來,搬得腰都直不起來。
跟我們聊起來,他總是半開玩笑地說:“這些年開車久了,腰不行咯”。私下里,同事看到他車上放著一盒膏藥,而且沒兩天,就用完了。在他看來,醫護人員需要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都用來與疫情抗爭上,“治療的事情我幫不上忙,其他事情能盡力就盡力,大家都不容易。”
王師傅每次都和小分隊成員一起不辭勞累地卸貨
04李莉的一張清單
疫情期間,全國物資告急,網上的信息又魚龍混雜,處在最前端的采購部高級經理李莉和行政經理趙美娟,一天內可能要打無數通電話,防護服、口罩、消毒水、體溫槍……甄別、篩選、垂詢、洽談、下訂、催單、跟進……
李莉說:“有時候忙碌了一整天聯系上了某批物資,最終卻發現滿足不了醫用所需的物資標準,那種希望與失望交織,與時間賽跑的焦急心情,是最難熬的。”
她電腦里保存著一張物資清單,每一筆物資從采買、發貨到簽收,每一個環節都有記錄。后方的物資供給,對身先士卒的白衣戰士們猶如彈藥一般重要。每看到“已簽收”的狀態多了一欄,我們也感覺這場戰役獲勝的希望也多了一分。
李莉說,每條消息都是一份希望
旭輝集團籌集物資
寫到這里,其實心里還是很感激他們。目前,他們幾個人居住的小區都已公示了確診病例,當所有人都在家照顧家人的時候,他們卻逆行而出。
我常跟這群伙伴們說,咱們每天線上聯系十幾個小時,卻很難見到一面,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到時候能真正站在一起拍個合影。
“與子同袍,心手相牽。”疫情發生以來,一個個溫暖的人,一份份美好的情感,都蘊藏著無窮的向上力量。作為一個線上的遠程指揮員,雖然未能直接參與物資的運送,但每天手機志愿者群里洶涌著的善意,即便夜深人靜,也讓我熱血澎湃。
從未想過,這么多天南海北,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的人,24小時不間斷的,想盡一切辦法,只為同一個目標。在這里,沒有身份的高低、沒有強弱的差異、沒有交流的隔閡,有的只是一顆顆急切的、火熱的、善良的心。
冬將盡,春可期。待到春花爛漫時,我會帶孩子擁抱大自然的絢爛,告訴她,畫筆之下,愛永遠是這個世間最溫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