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在春節期間熱銷的食品飲料產品,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終端銷售遇挫。然而,食品飲料企業不僅與下游經銷商企業共同承擔經營壓力,積極加速復工復產,保證供應,同時還不斷進行捐款捐物。不管是國內的娃哈哈,農夫山泉,還是雀巢、嘉吉等外資企業都責無旁貸,體現了食品飲料企業的擔當。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對于大型食品飲料企業的影響有限,但對經銷商以及小企業沖擊較大,未來食品飲料行業將迎來洗牌,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疫情發生后,快消行業企業作為民生商品的供應商,立刻采取行動捐款捐物,保證市場供應和一線防護人員需要。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食品飲料所在的快消行業捐贈的款物合計已經超過30億元,充分體現了食品飲料企業的社會擔當。
在捐款捐物的企業中,不僅包括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瑪氏、億滋、泰國天絲等跨國企業,也包括娃哈哈、達利、華彬集團、東鵬飲料、農夫山泉、加多寶、洽洽、百草味、康師傅、統一、旺旺等快消巨頭。
眾所周知,春節期間是快消品消費的旺季,每家食品飲料企業都做好了準備,迎接消費高峰,但疫情爆發,杜絕人員流動,影響最大的就是禮品市場。
有經銷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終端消費下降明顯,同比下降幅度超過40%,有的產品庫房及終端壓貨量是平常的四倍,受疫情影響,七成產品出現滯銷。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快消企業采用的先打款后發貨的模式,春節期間的銷售,12月下旬已經完成出貨,所以對快消生產企業影響不是太大。但春節禮品屬性強的產品動銷減少,后端的經銷商及終端門店則因消費需求減少,庫存壓力陡增。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將加速中小企業出清,行業集中度將提升,龍頭企業在市場上的占比將進一步的提高,強者恒強的局面將更加清晰。
“就產品而言,疫情影響是階段性的,對于保質期在1年以上的飲料、八寶粥產品而言,后期通過促銷手段應該可以消化;但對于保質期在3-6個月的即食屬性較大的產品,如牛奶、NFC果汁、短保烘焙等經過3個多月的積壓后,壓力較大。”朱丹蓬稱。
共擔壓力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部分食品飲料產品春節的銷售,壓力集中到了下游的經銷商和終端商層面,但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并沒有袖手旁觀,而是主動采取措施與經銷商共擔壓力,渡過難關。
唐山一合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秀偉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疫情發生后,上游的生產企業出臺了資金補貼政策,支持經銷商推動銷售。“不僅如此,對于一些市場亟需的方便面、牛奶等產品,生產企業還派車派人,協助經銷商運輸,增加市場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滯銷春節禮盒產品,生產商也在積極行動。河南友利友食品有限公司發布通知,春節期間進貨的“棗有心益”系列禮盒的全國商客,將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后,企業將對該系列禮盒全部原價收回收。上海喔能食品有限公司也承諾,優先轉嫁客戶合作風險,對經銷商遺留的庫存禮盒進行全部回收,調換成應季的其他產品,以降低經銷商的損失和風險。
不僅如此,一些企業還推出了組合拳。溜溜梅在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將擴大客戶信貸供給、落實8000萬元訂貨貸、支持貸款貼息力度。溜溜梅聯合騰訊微眾銀行、富民銀行推出總額8000萬元低息訂貨貸,增加客戶信用貸款額度,對于符合條件的經銷商伙伴給予50%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同時,溜溜梅啟動1000萬元經銷商專項補貼、支持KA系統TP檔期促銷補貼。
不過,也有經銷商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部分經銷商壓力仍較大,有的生產企業員工仍未全員到崗,導致貨物在倉儲,分揀和配送過程中不順暢,且未推出應對疫情的相關政策。
積極復工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企業紛紛復工復產,疫情對食品飲料整個產業鏈的影響將逐步降低。
北京商報記者多方了解到,娃哈哈、農夫山泉、達利食品、雀巢、瑪氏、東鵬飲料、統一等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各企業的辦公人員目前已經開始通過不同的方式上班辦公,工廠也陸續開工復產。
2月3日,北京各大生活必需品生產企業紛紛提前復工。其中,作為北京食品供應和保障的主要企業,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的食用成品糧庫存達到了9.2萬噸,可以滿足北京市民的日常所需。首農旗下的三元食品,北京,河北兩個加工園區,今年春節全部停休,人員設備全部開足馬力保證生產和市場供應。
首農食品集團三元食品總經理張學慶介紹,三元食品日處理鮮奶1600多噸,1000噸生產夜奶,600噸生產為嬰兒配方奶粉等其他產品。目前三元食品的庫存總量超過1萬噸。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司京成表示,首農集團生產的米面油肉蛋菜奶商品庫存近30萬噸,糧食的庫存達到370萬噸,從節前節后的供應情況看,價格平穩,市場供應豐富充裕。
國內最大食品飲料企業——娃哈哈全國80多個生產基地的復工率超80%,重點生產八寶粥、包裝飲用水等民生物資,其余生產基地在陸續復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