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可以肯定,2016年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業務板塊,銷售收入增長將超過40%,由于該公司的財年是截止2017年1月底,所以全公司上下正鉚足勁沖刺同比增長50%這一目標,這在食品制造業,特別方便食品行業業績普遍景氣值不高的情況下,分外引人注目。
據了解,已有16年歷史的白家食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主營產品都集中在白家方便粉絲和白家方便調料上。由于產品頗具特色,品質穩定可靠,在方便粉絲的細分品類中,白家食品長期占據著第一品牌的位置,在整個方便食品領域,亦屬第二陣營的龍頭。以酸辣粉、肥腸粉為代表的白家方便粉絲,10余年來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率先實現了川味特色美食在國外主要市場的占有覆蓋,在業界一度被傳為“白家奇跡”。

但是,作為一家在產品研發、市場營銷、品牌推廣和企業管理都已日漸完善成熟的現代食品企業,豈會長期甘于人后列隊第二陣營?進入方便面等主食領域一直是白家食品緊鑼密鼓準備,并且不斷嘗試的重大戰略。而選擇什么樣的產品形態,以什么樣的時機介入就是一個核心的問題。當然,事實證明白家食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健康的、特色的、有文化底蘊的地方特色面品才是首選。
2014年年底,遵循白家方便粉絲產品開發思路的“阿寬”鋪蓋面隆重面市,一炮而紅。據記者觀察,這一產品沒有沿用已經頗具知名度的“白家陳記”商標,而是另辟蹊徑,采用全新注冊的“阿寬”商標,標志著白家食品已經下定決心進入一個全新的品類領域,“欲再造一個白家”。眾所周知,鋪蓋面是四川各地市集中廣受歡迎一道風味主食,面勁料足,湯濃味厚,頗受食客喜愛,方便化之后滿足了美食愛好者對其即食化、健康化的內在要求,一經上市,廣獲好評,2015年一年,以“非油炸”工藝生產的“阿寬”鋪蓋面在幾乎沒有任何額外推廣的情況,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白家食品在方便面領域初露鋒芒即大獲成功,“阿寬”二字在中高端特色面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
如果說,白家方便粉絲的發展所帶來的經驗積累,奠定了“阿寬”鋪蓋面上市成功的基礎,那么“阿寬”鋪蓋面的走紅,則大大增強了白家食品進軍地方特色面市場的信心,在食客中頗有認同度的重慶小面隨后迅速進入白家食品的視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據介紹,一方面得益于重慶小面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之后,在全國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在行業中也有了很高的熱度,但餐飲形態的重慶小面并不是白家食品的主營方向;另一方面,已經上市的“阿寬”鋪蓋面是屬于寬面一類,而面食市場傳統上細面才是主導,“要想發展壯大開拓更大的市場必須開發細面”,以川渝味型為特色的重慶小面自然而然成了白家食品的首選。經過長達半年的調研開發測試,也就是 “阿寬”上市剛好一周年的2015年底,“阿寬”重慶小面開發成功,并在當年2016年1月的成都新春年貨購物節上與消費者初次見面,不出所料,所投放市場的產品樣品,被搶購一空,消費者反饋一片叫好聲。白家食品順勢在2016年3月的成都全國春季糖酒會上召開新聞發布招商會,宣布“阿寬”重慶小面將是未來白家食品的一個優先方向,定位于中檔地方特色面,將在已建渠道和新開渠道上全面布局推廣,一句“奮斗者,吃這個要火”的廣告語,煽情又直接,不知擊中了多少年輕人的心。

有賴于白家食品較為完善的渠道基礎和系統運作,“阿寬”重慶小面很快完成全國重點市場的產品進場鋪市,并在淘寶、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全品項上架,在系列促銷動作的推動下,銷售收入逐月翻倍遞增,從記者現在掌握的數據來看,2016年“阿寬”面品類項目過億幾無懸念。而也正是由于“阿寬”重慶小面的上市成功,帶來了白家食品在2016年40%以上的銷售增長。一個上市僅一年的新產品,在沒有傳統大媒體廣告支撐的情況下,依靠產品特色、產品品質,線上線下聯動,以及精準的目標客戶溝通推廣,實現從0到一億的飛躍,并當年實現盈利,而且勢頭迅猛,在現在市場環境下,創造了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營銷奇跡。
中國方便面已經從口味競逐的時代,向面品和口味同時創新競爭的時代轉變,那種以一支紅燒牛肉口味或者老壇酸菜口味包打天下的時代正在遠去,隨之而來的是文化概念、地域概念、特色概念、健康概念正不斷在方便面領域的產品創新中被導入運用,消費者各具特點又難以琢磨的個性化需求到了應該得到填充和滿足的時候了。這是互聯網時代的要求?是市場轉型的追求?還是消費升級的需求?或者都兼而有之,我們一時還難以定論。據記者近期的觀察,不管是康師傅推“愛餐大鮮”,今麥郎推“老爸廚房”,還是玖玖愛“六糧面”,或是白家食品的“阿寬”鋪蓋面、重慶小面,都在或多或少地做著這方面的變革創新,識不盡同故法不唯一,但市場最后一定以企業成長與否來給出自己的答案。
據了解,白家食品已在甘肅蘭州和華中某地規劃建設生產基地,這是不是又給市場傳遞出一些耐人尋味的信號?2016年交出滿意答卷的白家食品,2017又會帶給市場哪些驚喜,我們拭目以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