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色經典紅遍大江南北,到蘇酒集團成立,再到今天行業調整下提出打造互聯網白酒企業,推出微分子酒,洋河多年來的發展始終伴隨著質疑聲。
2014年上半年,洋河股份(002304)實現營業收入86.53億元,同比下滑8.0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54億元,同比下滑13.10%。相比一季度,今年二季度營收、凈利同比下滑3.4%、8.11%,有較大幅度改善。分析人士指出,洋河憑借卓越的管理和創新能力,在行業調整中主動擁抱互聯網思維,順應消費趨勢,推進定制酒業務,全面破局市場等應變舉措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有望較快走出低谷,而長期看來,憑借良好的基地市場優勢,其有望率先全國化。
不過,雖然業績報表趨好,但是質疑聲依然存在,如洋河在根據地市場江蘇推行扁平化后是否還有挖潛的空間?新推出主打低醉酒度的微分子酒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開拓省外市場能否再復制江蘇現象?
業績持續改善,
應變策略效果顯現
記者注意到,洋河應對行業調整的思路是“以變應變,變中求進;以少應多,少中求破”。
洋河股份董事長張雨柏表示,洋河注意到三公消費在企業的空間已很小,大眾消費正在升級。為此,洋河在大眾酒上開始布局,在江蘇省內重點推柔和雙溝,在全國范圍內推洋河老字號。這兩個系列今年的市場增速有望突破50%。
此外,洋河在收集了超過10萬份消費者調查后,推出了用5年時間打造的微分子酒。這款酒主打健康概念,價格在每瓶400元~600元,主打商務宴請以及中高檔大眾消費者。據了解,其最大的優勢是度數低、不上頭、醒酒快,且含有多種活性微量成分。和君咨詢副總裁林楓認為,微分子酒的推出為白酒行業注入了“大健康”的因子。
顯然,洋河并沒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藍色經典系列上,而是選擇將資源投放在子品牌以及中端、中低端方面。但是,這些中低端產品能否為市場所接受?類似于豐谷低醉酒度賣點的微分子酒能否贏得商務人士的青睞?這些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瑞銀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趙琳判斷,憑借強大的渠道能力,洋河未來在50元/瓶~200元/瓶價格帶有望成為全國第一。
為順應消費方式的轉變、銷售渠道的演變,洋河還積極推進封壇酒、定制酒業務。洋河的意圖是依托婚宴等個性消費需求,可以開展移動互聯全柔性生產模式,填補市場空白點。
更令人關注的是,洋河提出要成為一家互聯網白酒企業,其成立互聯網中心,強化推進電子商務。記者了解到,洋河一方面在推廣洋河1號自主開發APP,另一方面通過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把握消費購買習慣的變遷。
安信證券分析師蘇青青認為,這種實體經銷網絡+手機APP+電商的模式,實現了渠道的全覆蓋。
2014年洋河業績出現持續回暖態勢,尤其是二季度營收、凈利降幅較一季度進一步收窄,已經回升至個位數水平。
山西證券分析師羅胤認為,無論是中低端產品線的豐富,還是電商渠道對傳統渠道的補充,都進一步貢獻了市場業績。
基地優勢明顯,
全國化擴張可期
相比于其他白酒品牌,洋河的市場特點更加獨特。齊魯證券分析指出,洋河的基地市場質量非常高。一是江蘇人均消費高,消費價格水平高支撐了定位更好的品牌,也提供了良好的利潤和現金流;二是江蘇市場集中度高,洋河在蘇酒中屬于絕對的龍頭。在此基礎上,洋河較之其他品牌更有未來品牌全國化的深度和廣度。
市場購買力強是江蘇市場的特點,不過洋河早在行業黃金十年間就推行天網工程,在全省范圍推行終端搶柜,如今又在堅決推進扁平化策略。業內人士認為,洋河在江蘇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頂峰,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而加重洋河江蘇市場壓力的還有今世緣的上市,業內人士表示,今世緣的上市將在江蘇市場形成更大的品牌號召力,從而從洋河手中爭奪份額。
因此,如何讓基地優勢繼續保持,并為全國化擴張輸出“彈藥”成為洋河的一項重要課題。
為進行全國化擴張,洋河股份今年重推洋河1號APP。據了解,目前已經在湖南、安徽、浙江等六個省22個市上線。不過,目前用戶量還不是很大,平臺推廣工作會成為后期重點工作,而依托此平臺進行后期的用戶開發培育、大數據分析、精準深度營銷仍尚需時日。
此外,洋河還憑借資本觸角走出去,目前已經在湖北十堰、湖南長沙推進白酒園區項目。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胡春霞判斷,洋河未來的并購布局還將持續,其并購的重點是選擇白酒消費潛力大的省份,以具區域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作為并購標的,通過輸出營銷、管理來實現協同效應,進而疊加高端品牌,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這樣有助于推進全國化的發展。
無論是依托線上平臺影響全國消費者,還是走出去投資設廠,洋河都要面對區域品牌的競爭,各地市場與江蘇市場并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高端酒的持續縮量,更讓省外渠道壓力陡增,因此,洋河的全國化擴張之路雖較之其他品牌更有實力,但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