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在2016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公開了最新的食品、食用農產品(12.170, 0.26,2.18%)、進出口食品的抽檢監測數據和情況。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數據顯示,2016年1-5月,食藥監總局組織監督抽檢并公布了5447批次樣品信息,涉及不合格樣品96批次。其中,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近半年內連續兩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連沃爾瑪因銷售的2批次水產制品抽檢不合格上榜。
記者查閱食藥監總局網站信息發現,5月10日,食藥監總局通報11批次不合格食品中,大連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大連三山島海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烤魚片,菌落總數檢出值為160000CFU/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30000 CFU/g)高出4.3倍。
另一條抽檢不合格信息為,大連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大連三山島海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美味魚片(香烤味),菌落總數檢出值為100000CFU/g,比標準規定(不超過30000 CFU/g)高出2.3倍。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表示,同一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也存在多批次抽檢不合格的問題。
王紅說,對上述情況,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依法責令企業采取下架、召回、停產停業、整頓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向社會公布結果。“再次公布這些情 況就是要告誡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認真落實《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保證食品安全。”
農產品方面,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巡視員廣德福表示,1—5月,農業部組織抽檢全國31個省(區、市)、152個大中城市、5大類食用農產 品、92個品種、22056個樣品,檢測指標94項,監測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7.2%。其中,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為 96.8%、92.9%、99.7%、99.3%和96.3%,畜產品瘦肉精監測合格率99.9%。
進出口食品方面,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介紹說,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來自174個國家和地區的49.8萬 批,1618.6萬噸進口食品實施檢驗,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311批,2.9萬種,涉及23類產品,主要有糕點、飲料、糧谷及制品等,涉及14類不合 格原因,主要為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微生物污染以及品質不合格等。
附半年內連續2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的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名單:
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4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重慶御味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山東省武城縣豐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糕點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海南鴻琛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三九企業集團蘭考葡萄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葡萄酒品質指標不合格。
新疆哎呦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大連三山島海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產制品微生物項目不合格。
哈爾濱鑫旺泰和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4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海口龍華源春盛商行銷售的2批次水果制品和1批次肉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重慶市盤溪農產品批發市場家明食品批發部銷售的3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三亞國潤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蘭考縣鴻運副食商行銷售的2批次葡萄酒品質指標不合格。
北京市石門莉莉食品批發店銷售的2批次糕點分別存在品質指標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情況。
北京市八里橋紅玲食品經營部銷售的2批次糕點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大連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2批次水產制品微生物項目不合格。